学科建设丨分秒必争,刻不容缓,今天带您走进—急诊医学科

2025-01-28 16:57:21 浏览: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保山二院里,一个最最特殊的科室,科室名称有一个“急”字,它就是成立于1987年的急诊医学科。“急”,意味着要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安全的急救服务,要有齐全的医疗抢救设备、专业的团队。历经几代人的励精图治,时至今日,保山二院急诊医学科已发展成为了以“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重症监护治疗”三位一体的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这里的生命绿色通道是畅通的,能够独立进行呼吸支持、床旁血液净化及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等抢救操作。并且,急诊医学科还同时承担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的前端诊疗工作。

院科党政联合大查房走进急诊医学科

 

 

生命至上,急救先行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端,是急诊过程中重要的一环,2023年6月,保山二院正式加入保山市120急救中心,成为保山市“120”的网络成员,参与全市“120”服务,这一重任也自然落在了急诊医学科身上。

保山二院院前急救再次升级。每辆救护车配备了除颤、监护、呼吸支持等生命支持设备,做到“135”机制,就是接到调度电话后1分钟内完成信息收集和调度、3分钟内完成物品准备、5分钟内急救团队出诊。

出诊到达现场后,开始评估患者—现场简单处置—及时反馈(传递患者信息到院)—启动院内综合救治团队—患者到达医院—再次评估——制定专业治疗方案—接受下一步治疗等系列流程,在急诊和急救区域内可以便捷地完成急诊和危重病患者的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创新MDT的合作模式,极大提高了急危重患者的抢救黄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

 

“三大中心”建设,打造急诊急救“生命圈”

 

56岁的王叔叔,因车祸伤由120送达保山二院抢救室,CT提示:1.双侧额颞叶多发脑挫裂伤、多发血肿并脑疝形成,中线右偏约2.0cm,血肿大者位于左额叶,大小约1.7cm×2.8cm;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肿胀;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急性合并亚急性期可能);右侧颅内板下薄层血肿。2.右侧颅骨多发线形骨折;头皮软组织肿胀并皮下血肿形成。3.双肺纹理模糊,肺内多发结节、条片影,同时启动创伤中心红色预警。

20分钟后,麻醉、ICU、创伤中心团队就位,转运患者至手术室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内镜下脑血肿引流术、硬脑膜补片修补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左中指皮肤裂伤清创缝合术、左膝关节皮瓣清创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保山市二院创伤中心全年接诊患者约2000余人。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

 

2019年,保山二院急诊医学科成为中国医师协会地市级急诊专科联盟理事单位、云南省医师协会急诊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隆阳区急性药物中毒救治中心。

保山二院先后通过创伤、卒中、胸痛“三大中心”现场验收,“三大中心”的建立打破了原有单一科室救治模式,强化、整合多学科(MDT)联合救治体系,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同时,加强了院前、院内急诊的衔接,提升辖区内应急救治能力,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确定性治疗,最大限度降低致死、致残率。

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急诊医学科除常规急诊急救服务外积极开拓新技术、新业务,如:急诊心梗介入治疗、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床旁血液净化等各种综合救治手段。

 

紧跟科普潮流,打造急诊“朋友圈”

 

在“急”字当头忙碌的同时,保山二院急诊医学科不忘扩大急诊“朋友圈”,跟随医院脚步,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进机关、进企业为群众科普急救知识,培训自救、互救技能,为群众科普“现场急救”的重要性,让群众可以掌握“黄金4分钟”。当身边的亲人、朋友、陌生人突然倒地时,在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来之前可以实施自救、互救。

 

沪滇协作,

签订“急诊危重学科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12月,保山二院与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成功签订“急诊重症学科战略合作协议”。闵行区中心医院将携手帮助我院在急诊重症学科流程优化、人才培养、技术开展、学科布局、科研合作等全面提升,提高隆阳区区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急诊医学科主任余国红表示:“急诊医学科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人才梯队培养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带领科室从强到优,不断发展壮大,为辖区内急危重救治和健康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持续提升急诊快速救治能力,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次次惊心动魄的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

是“急诊人”医者情怀的最佳见证...

科室地址:

门诊楼南楼1楼急诊医学科(南院区)

门诊楼南侧1楼急诊医学科(北院区)

 

咨询电话:0875—2121034

院前急救电话:17708750120

 

 

本院专家

 

 

余国红

急诊医学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地市级急诊专科联盟理事

云南省医师协会急诊专科联盟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老年重症分会专科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

保山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8年,曾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脉介入中心进修学习。

 

专业擅长

内科急危重症、疑难病及急性中毒的抢救、冠心病介入诊疗,对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朱宏军

急诊科副主任

保山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8年,曾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

 

专业擅长

内科急危重症、疑难病及急性中毒的抢救,对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